养膝盖的大方子!改善膝关节炎、疼痛、活动受限,为老爸老妈尽孝
- 氨糖软骨素功效
- 2021-03-25
- 67
(本文仅供学习、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。文中所述配伍 、方剂 ,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,切勿盲目尝试!)
本文理论依据:《中医病因病机学》
你好,我是中医人 ,文君然。
前几天,文老师看了春节档的一部电影,叫做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
毫不夸张地讲 ,这是近些年难得一见的真情电影 。笑中有泪,温情满满,结尾处强烈的情感冲击 ,让人无法抵挡。
看罢,我忽然想到,在我的读者里头 ,又有多少个“李焕英 ”呢?又有多少想要尽孝,却无从做起的儿女呢?
爱父母,这是全天下孩子的共同心声。
只不过 ,有时候,我们可能没有能力,没有机会。
比如说吧 ,有些读者朋友跟我讲,她的老母亲,受膝盖骨性关节炎折磨多年,怎么弄都不好 ,她心里特别着急、不安,想让我帮着想办法 。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这样的心声 ,我也是感同身受的。
来,文老师我啊,技术不行 、学识一般 ,手法也不好 。但我是个热心肠。我喜欢把我知道的一些经验,和你一起分享。说不定,你受此启发 ,可以获益呢 。
看一张方子吧——
熟地黄15克,当归12克,桃仁10克 ,红花10克,地龙12克,川芎10克,桑寄生15克 ,独活10克,骨碎补15克,秦艽10克 ,川牛膝15克,金毛狗脊15克,醋鳖甲15克 ,杜仲15克,延胡索9克,乳香9克 ,赤芍12克,白芍12克,炙甘草6克。水煎服。
怎么用呢?就是每日一剂 ,水煎400毫升,分早晚两次温服 。
都说,中医讲究一人一方。汤药方子这玩意儿,没有随随便便就可以借用的。但是 ,有些汤药配伍,却揭示了一般的治疗规律和思路,从而也就具备了一定借鉴意义 。上头这个 ,就是这样的一首方子。
我从哪里看到的呢?是我前些时候,研读山东骨病名家桂清民教授医案的时候,看到的。桂教授是当代中医筋骨疾病针刀疗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,在业内很有影响力。
围绕这个方子,还有一个故事可以品味 。
故事的主人公,也是女性 ,53岁,姓刘。
大概从5年前开始,她就感觉自己的双侧膝盖啊 ,疼痛,蹲起活动受限。
后来,就这样挺了5年 。最近这半年来,疼痛剧烈 ,蹲起活动进一步受限,而且原因不明。
她自己吃点止疼片,无效。又到诊所进行局部注射治疗 ,还是无效 。接着又去贴膏药,依然不行。没办法,她只好看中医 ,准备吃汤药。
刻诊,见双侧膝盖疼痛,刺痛明显 ,位置固定不移 。遇冷,或者在上下楼梯的时候,症状明显 ,夜间痛甚。严重的时候,患者整宿整宿睡不着觉。
看舌头,发现舌质偏暗,脉象弦细 ,苔薄白 。
怎么办啊?当时,桂师就用了开头我说的方子。10天之后复诊,患者疼痛减轻 ,屈伸活动自如多了。继续服药10剂,症状进一步改善。患者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。
这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还是从患者的舌脉来进行分析。
你看,此人脉弦。脉弦 ,一般主痛症 。这没啥好说的。患者舌偏暗,这个一般考虑气血运行不畅,再加上脉细 ,乃阴血不充脉道所致,所以这就要考虑是不是血瘀致痛了。
血瘀致痛的特点是什么?就是刺痛 。这是淤血位置不移决定的。血遇寒则凝。寒冷气候条件下,淤血加重 ,所以低温时痛甚 。到了晚上,气血运行不畅,淤血也容易加重,所以夜里痛甚 ,甚至影响睡眠。这些特点,医案中的患者,完全符合。
那么 ,患者的瘀血,是如何形成的呢?这背后有一个关键因素,就是肾虚 。
肾 ,主人的腰膝。患者年过半百,肾气开始亏虚,于是腰膝筋骨失养 ,容易出毛病。其次,肾主藏精,精能生血。肝肾不足 ,精血亏虚,这自然容易导致血虚血瘀 。
所以,要想改啥的话,无外乎就是养血活血、补肾固本 ,并且通经活络。
上头医案里用的配伍,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设置的。我们再看一下:
熟地黄15克,当归12克 ,桃仁10克,红花10克,地龙12克 ,川芎10克,桑寄生15克,独活10克 ,骨碎补15克,秦艽10克,川牛膝15克 ,金毛狗脊15克,醋鳖甲15克,杜仲15克,延胡索9克 ,乳香9克,赤芍12克,白芍12克 ,炙甘草6克 。
这里头,当归、桃仁、红花 、川芎、乳香、白芍 、赤芍,用于养血活血。
地龙、川牛膝、延胡索用于通经活络而止痛。
熟地 、桑寄生、金毛狗脊、杜仲 、独活、骨碎补 ,秦艽,用于补益肝肾、强健筋骨 、祛风除湿 。
醋鳖甲,可以软坚散结。
炙甘草调和诸药 ,并且和白芍一起,柔筋止痛。
这就是基本意图 。
可以说,这是以补肾为本 ,以活血为标,配合通经活络、祛风除湿之法而拟就的配伍,有一定值得效法的地方。
我个人觉得,它对于单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,以局部刺痛为主要症候,同时又年过半百、肝肾亏虚者,比较适合。故而 ,我写在这里,供您参考 。
当然了,这就是我对业界经验的一种传播和解读。它一定能帮助人摆脱病痛吗?我觉得 ,未必。热心肠的我,不过是把好经验拿出来,和你一起琢磨琢磨罢了。我觉得 ,有需要的朋友,应该到中医骨科那里好好看看,进行准确的辨证论治 。如果适合 ,可以借鉴。如果不适合,就不要用。经验的分享,是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的 。
最后,还是那句话——子欲养而亲不待 ,这是人间最大的不幸之一。看着老爸老妈膝盖不好、疼痛难受,作为儿女,要及时重视 ,不可以轻视。当务之急,是带老人家到医院好好看看,必要的话 ,可以参考中医疗法 。我文中所述的经验,就算作一点借鉴,抛砖引玉 、启发思路吧。
好 ,就说这么多。祝天下父母,快乐、健康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