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关节知识 > 正文

中医说秦艽,治疗风湿痹痛、关节病的良药

  在战国时期,秦国控制着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等部分西北地区,所以古代医家习惯将此区域所产的道地药材加上一个 “秦” 字,比如说 “秦艽”。

 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之一,是痹痛、关节必不可少的,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列为中品,其医书上描述为:“秦艽主寒热邪气,寒湿风痹,肢节痛、下水、利小便。” 在中医方剂中,有一个卒中的有名方剂,叫 “大秦艽汤”,就是以秦艽为君药。

  相传,秦艽药用价值的发现和古秦国有关。战国时期,秦国连年征战,跋山涉水,特别在气候潮湿、沼泽遍布的吴越地区,很多士兵因为水土不服,卸甲归来后都得了性关节,而关中的医生就发现用生长在丘陵区的坡地、林缘及灌木丛中的植物,可以关节,屈伸不利。因此药产于秦国,故被命名为 “秦艽”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将秦艽原植物分为 “大叶秦艽”“粗茎秦艽”“小秦艽”“麻花艽” 4 类。其中为上等的便是产于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大叶秦艽。李时珍就曾指出:“秦艽出秦中,以根作罗纹相交者为佳,故名秦艽,秦纠”。

 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掠夺式采挖,加上西北地区植被遭到破坏,水土流失严重,真正意义上产自于秦地的“秦艽” 越来越少。这也为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,原本中医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,如果人类不好好对待大自然,大自然就会收回对我们的赏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