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总是膝盖疼,就不能走路了?医生来辟谣,教您正确走路
- 关节知识
- 2021-03-31
- 83
都说“人老体先衰 ” ,老年人身体素质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而慢慢下降,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在身体的衰老中,骨骼的衰老的速度是最快的 ,因为骨骼不仅支撑着整个身体的重量,日常的各种活动也是需要骨骼的参与,因此骨骼消耗营养的速度是最快的 ,而年纪增加之后,身体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能力会下降,钙补充不足容易引起骨密度下降 ,也就是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现骨骼问题的原因 。
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容易出现膝盖疼,这是因为膝关节出现了磨损和老化,是正常生理情况 ,有些人认为出现了关节疼痛之后需要静养,因为走路容易增加膝关节的负担,不利于关节的恢复 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因为关节和关节之间为了减少摩擦,是会分泌一些可以起到润滑的液体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“关节液” ,而这些液体只有在运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,如果在出现膝盖疼痛之后就一直静养,关节液就不能及时分泌 ,骨骼之间的摩擦损伤会一直存在,对维护骨骼健康没有好处。
有些人认为膝关节出现疾病是因为骨骼密度在下降,想要提升骨骼密度需要多运动 ,静养只会让骨骼更加的脆弱,其实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对的,因为老年人出现膝盖疼 ,那肯定代表着膝关节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症状,虽然说保持运动有助于缓解关节之间的不适,但是并不意味着多运动就一定是对关节有好处的 ,如果不小心运动量太多,不仅对缓解膝盖疼没有好处,还容易增加关节之间的磨损,反而加重关节炎症。因此想要减少老年人出现膝盖疼的风险 ,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,今天医生就来教大家如何正确走路。
第一 、走路姿势要正确
很多老年人在上了年纪之后会出现弯腰驼背的情况,其实这和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有一定的关系 ,我们的脊柱是一个曲线形,如果走路的姿势不正确,容易影响到脊柱的曲线 ,而脊柱处于不正常的曲线容易影响到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受力情况,关节受力不正确,容易增加骨骼损伤的可能性 。正确的走路姿势为抬头挺胸、上臂自然甩动 ,保持脚跟先着地,这样有助于减少膝关节的压力。
第二、走路时间要进行控制
很多老年人容易出现膝盖疼的主要原因是关节之前的摩擦过多,引起骨骼损伤 ,而引起关节摩擦过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的时间过长,老年人骨骼情况不比年轻人,虽然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,但是也不要运动太长时间 ,一般30-40分钟就可以了,走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心率和感觉,如果感觉到关节疼痛加重或者是心率过高 ,需要控制运动的强度,减少可能存在的损伤。
第三、走路之前也要做好热身
虽然说走路是最为常见运动方式,但这不代表走路之前就不需要运动 ,老年人血液循环慢,如果走路之前没有进行关节活动,可能会增加关节之间的摩擦 ,加重膝关节的损伤 。同时在运动完时候需要做拉伸,可以缓解或者是减少身体酸痛的症状。
总之,老年人膝盖疼不能一直静养 ,保持一定的运动有助于缓解关节之间的摩擦,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运动量和时间,最主要的是保持正确的姿势,才能减少骨骼的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