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氨糖软骨素钙片 > 正文

怎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?

  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上讲,就属于痹症的范畴 ,病因跟风寒湿热有关系,属于外邪。风胜则疼痛游走不定,为“行痹”;寒胜则痛有定处 ,遇冷加重,为“痛痹 ”;湿胜则肿胀麻木,为“着痹”。日久则肝肾亏损筋脉失养 ,气血运行滞涩,津液凝结为痰,故关节畸形僵硬 ,举动艰难 。

  “身体虚弱,正气不足,腠理不密 ,卫外不固 ,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,感受风寒湿邪是其外在因素,故治疗应以益气养血 ,祛风除湿,散寒通络,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。”

  针对如何防治风湿性关节炎 ,杭州艾克(种福堂)中医肿瘤门诊部推拿科的袁湘医生为大家进行了讲解。

  风湿性关节炎与季节的关系

  秋冬季是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高发病季节,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,与气候条件 、生活环境、个人体质及抗病能力等因素有关 ,一般是在人体气血亏虚、阳气不振 、腠理空虚、卫阳不固的情况下,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而发病,所以《内经·痹论》说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 ,合而为痹 ”又说:所谓痹者,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。”

  90%的关节炎病人对气候变化敏感,当阴天、下雨 、寒冷、潮湿等气候均可使关节肿胀、疼痛加重 ,有“气象关节”之称。风湿 、类风湿性关节炎易在早晨、夜里和阴天下雨、寒冷 、受冻尤其是感冒时加重。

 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

  中医需要辨证施治 ,有的关节炎属于寒性的,以针灸加上灸法,热刺激方法促进寒湿排出体外 ,然后通过调理气血,让气血通畅 。

  还有一种热性关节炎,可以通过放淤排毒方法治疗 ,根据风湿所受损累及的关节来找准穴位,比如上臂要找到肘关节 、或者肩关节等。肘关节再找到曲池等穴位,针刺这些穴位 ,一般穴位可以点三到五分钟,能承受十斤左右的重量。如果多压一会,用力太猛的话就会出现淤血 ,皮损 。

  如果出现炎症或者水肿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推拿,要来医院治疗。尤其不要去到按摩店里按摩,按摩店员工不是医学出身 ,对有些疾病不了解其本质 ,比如有些炎症按了会扩散,会更严重。

  天寒不要因爱美受寒

  现在冬天气温比较低,大家不要为了美穿的很少 ,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关节 。穿衣服,裤子要穿厚一点,鞋子要高帮的不要露肘踝关节 ,这样会更好地保护好关节 。

  这两天好多病人都是膝关节疼痛,炎症都很严重,出现关节积水 ,肿胀。基本上做了两三次针灸后都有明显的改善,昨天有一个病人走路很痛,下楼就更痛 ,昨天是第二次治疗,已经好多了,起码没有感觉了 ,他就是因为受寒引起的关节炎。

  袁湘中医教您按穴位改善风湿疼痛

  方法/步骤1:尺泽穴: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 ,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,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,腱的外侧外 。

  方法/步骤2:曲泽穴:手厥阴心包经穴。在肘横纹中 ,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。

  方法/步骤3:太渊穴: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端,桡动脉搏动处 。

  方法/步骤4:大陵穴: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,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  方法/步骤5:神门穴:腕部位 ,手腕关节手掌侧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

  方法/步骤6:天井穴:在上臂外侧,屈肘时 ,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。

  方法/步骤7:曲池穴: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,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。

  方法/步骤8:阳溪穴: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。

  方法/步骤9:阳池穴:在腕背横纹中,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

  方法/步骤10:商丘穴:正坐垂足或仰卧位 ,在内踝前下方凹陷处 。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。

  方法/步骤11:太溪穴: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
  方法/步骤12:昆仑穴:膀胱经经穴,在外踝后方 ,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。

  方法/步骤13:解溪穴: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 ,当(踇)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。

  注意事项首先点按肘部的尺泽、曲泽、太渊 、大陵、神门等穴位各30-50次,力度以酸痛为宜,缓慢按摩。

  然后是点压天井、曲池 、阳溪、阳池等穴位30-50次。力度稍重 ,以酸、胀 、痛为宜 。

  再后指压商丘、太溪穴,用食指压在穴位上,施以3-5公斤的力度持续3-5秒。施力过程要循序渐进 ,慢慢施加力道,不要突然用力下压以免损伤到穴位,适得其反。

  最后揉捏昆仑、解溪穴 。活动肘部或者手腕在穴位上施加压力用画小圈的方式揉捏5分钟 ,避免只在指尖加力。

添加客服微信:WLW361(点击微信复制)下单货到付款

添加客服微信! 下单货到付款!

微信号复制成功

打开微信,点击右上角"+"号,添加朋友,粘贴微信号,搜索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