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膝关节的两大处方,让你的膝盖多用20年!
- 氨糖软骨素功效
- 2021-03-23
- 88
俗话说「树老根先枯 ,人老腿先衰」,膝关节使用频繁,承重压力大 ,随着年龄等因素发生退化 。很多人都会忽视疼痛等危险信号,那么,如何自检膝关节健康?如何保护膝关节?
单腿下蹲自测法
方法:单腿站立 ,下蹲,膝关节成90°。
如果膝关节做不到90°,或是膝关节成90°前出现疼痛或不稳 ,说明你的膝关节软骨已经退化 、磨损。
30秒坐起测试法
方法:坐在一张43厘米高的凳子上,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,再坐下,30秒内看能做多少次 。
按揉髌骨法
髌骨是膝关节炎最容易发生的部位。
方法:放松状态下按揉髌骨 ,若发生隐隐的酸痛,可能预示膝关节出了问题。
如何知道自己的膝关节是否出现问题?上下楼梯时关节的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测方法 。
先是下楼梯疼,这是膝关节发来的黄色预警;
然后是上楼梯也疼 ,这是膝关节发来的橙色预警;
最后是走平路疼,最终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感觉腿疼,这说明您的膝关节问题严重了 ,发出了红色警报。
您如果开始出现了下楼梯时关节疼,就一定要注意了。建议及时就医,医生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。
膝盖承受的压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,根据统计:
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;
站起来和走路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1~2倍;
上下坡或上下阶梯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3~4倍;
跑步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4倍;
打球和上篮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6倍;
蹲和跪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8倍。
试想一下:
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,每上一节阶梯,膝盖就要承受240公斤 ,如果是蹲跪,就要承受到480公斤之多;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,每上一格阶梯,膝盖就要承受320公斤 ,如果是蹲跪,就要承受到640公斤之多。
膝关节承受重量越多,关节软骨磨损的机率也越大。肌腱也容易受伤 ,膝关节退化较快 。
1.减重
尽可能维持标准体重。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,要预防膝盖痛,要先解除身上的重量。别以为增加3公斤没什么 ,外表也看不出来,实际上每走一步就增加6公斤,上下楼梯则是增加12公斤 。
持续肥胖对膝盖的压力更不用说 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胖子的膝盖都不好。此外,如果膝盖已经不适,尽可能少背、少提重物 ,减轻整体的重量。
另外,年轻时激烈冲撞,关节曾经因车祸或运动受伤,可能在中年就出现关节退化的结果 。
2.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
建议家庭主妇 ,尽量别蹲着做家事或跪着擦地板,至于深受许多人喜爱的太极拳,建议年纪大或膝盖已不舒服的人 ,不要勉强自己蹲太低,站着打高位太极拳就好。
3.多训练膝关节周围的肌肉,多做这几个动作
(1)伸伸不息
可以增强股四头肌 ,增加肌肉力量,改善膝关节稳定性。
躺在床上,两腿放松 ,先抬左腿,把脚勾起来,腿伸直悬空 ,坚持3~4秒,放下 。再换右腿抬起,把脚勾起来,腿伸直悬空 ,左右腿做完算1次,做10~15次。
(2)勾脚
坐在椅子上,将腿悬空伸平 ,把脚尖尽量往上钩,然后再往下踩,持续三五秒钟。
这个锻炼主要是让大腿前面的肌肉更有劲儿 ,这样运动的时候,膝关节受到的压迫和磨损就小一点 。通过直抬腿锻炼,能够抵抗膝盖骨外侧韧带的力量 ,使膝盖骨处于正常的位置,减轻上下楼时的关节疼痛。
4.运动中感到不适,要立刻停下来 ,不要勉强
曾是史丹佛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公卫学院教授的芬瑞·帕芬博格在《哈佛经验–运动与健康》一书中指出,疼痛其实就是最好的警讯,告诉我们要休息、减缓速度或改变运动项目。
5.要有足够的休息
帕芬博格教授也提醒,足够休息对保护膝关节也很重要 ,因为疲累的肌肉无法让膝盖稳定。
6.了解自己的极限,尽力而为
关节要省省的用,不要折磨它或想训练它 ,特别是年纪大了更要爱惜 。因为运动伤害通常是超过能力负荷所造成的伤害,例如:40岁的人不能再把自己当20岁用,因为身体的机能都慢慢在退化 ,勉强的结果就很容易受伤。
7.循序渐进,慢慢增加时间与量
比如说,如果想开始走路运动 ,可以从每天10分钟开始,习惯后再慢慢增加5分钟 、10分钟…,一直到30分钟 ,这是最能让自己习惯且安全的做法。
很多人平常没运动,周末跟着家人朋友去爬山,结果回来腿酸,膝盖也痛 ,就是缺乏循序渐进的结果,当然很容易受伤 。
8.不伤膝的运动处方
走路、室内脚踏车、游泳水中运动的交替多元组合,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处方 ,帕芬博格教授建议。
相较于慢跑,走路对膝盖的压力较小。游泳及水中运动,因为水的阻力 ,对膝盖关节没有任何负担 。
至于室内脚踏车,既能训练肌肉的力量又不伤膝。因为它不但可以很激烈,对关节的冲击也较少。但是还是要注意调整高度 ,坐下来向前踩踏板时,脚尖能碰触地面为宜,避免膝盖活动角度太大 ,反而磨损膝盖 。
9.退化性关节的人该不该动?
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,运动能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关节组织的流动,促进新组织再生。规律的运动能减轻体重,减少关节的负荷 ,进而减少关节的磨损,降低退化性关节炎的发生。
不过,已有退化性关节炎的人 ,应该从事走路或其他活动前,增加温和的肌力训练,增强肌肉的能力 ,保护关节 。
退化性关节炎的病人如果还能走就走,但要循序渐进。例如走10分钟休息5分钟,不要勉强。如果还能爬山 ,走斜坡会比走阶梯好。下坡或下阶梯比上山辛苦,可尽量坐车下山 。
10.该不该使用护膝?
如果需要,一般人在从事激烈或长时间运动时穿戴护膝保护膝盖。但不需要选特别昂贵或功能特别强的护膝 ,因为愈强的护膝,保护支持效果愈好,但影响的活动范围也愈大,而且用久了会减少锻炼肌肉的机会。
不同形式的护膝也有不同功能 。直统包护式的护膝 ,具有保暖 、支撑的效果,但对膝盖前方的骨头髌骨压迫较大。而前面有镂空设计的护膝,则能让膝盖露出来 ,对膑骨压迫较小,适合常做蹲站动作、膝盖经常弯曲的人。还有一种是两旁有加强护条的护膝,能保护膝盖左右两侧 。
此外 ,护膝也不需要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用,而是间歇性使用。例如,一开始爬山的前30分钟不要戴护膝 ,戴上之后每30分钟要拿下来休息几分钟。或是当膝盖不舒服时穿上,状况好时拿下,不要一直依赖护膝 ,才有机会训练肌肉 。
11.穿鞋类型
至于脚底的鞋子,也要因事、因地制宜。例如,健走时要穿运动鞋或慢跑鞋,慢跑鞋的底部能太软 ,最好有个船底的弧形,能让脚顺利完成一个圆弧的动作。爬山时要选抓地力强 、厚底的鞋子 。
打球要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够的弹性、抓地力是否够稳。如此一来,能减少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。